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沒有您 就沒有我們》


原文作者:Suki Kim
譯者:莊靖



北韓,是唯一要靠書靠訪談才能一窺究竟的國度,就像在看小說一樣,挑戰我們能想像人類受苦的處境,同時,也直指人性深處的邪惡及對邪惡的恐懼。

幾本脫北者的著作帶我們看到三個世界的北韓:《逃出十四號勞改營》連洗腦教育都沒資格受的奴隸階級,《為了活下去》、《我們最幸福》受饑荒和政策折磨的平民脫北者、以及這本書,所寫的同樣神祕的北韓權貴階級。

不像自由世界的紈絝子弟,北韓的權貴階層子弟,在書中的形象極其單純、勤奮,過著像軍人一樣服從守己的團體生活, 但弔詭的是,這些看來單純的學生過的生活有很多的不坦率、不協調。包括寫和其他人一樣但跟實情不符的練習信、假造愉快的暑假生活(其實是去做國家規定的勞動服務),或隨口編造一些經歷,你會很驚訝為什麼這些學生同時將這種慣於欺騙的生活過得那麼自然,同時又看起來那麼乖巧。

在烏托邦小說《1984》裡有提到「雙重思想」的概念:這是一種洗腦的方法,也是被洗腦的象徵,這種洗腦法讓被洗腦者的腦中可以停駐兩種完全矛盾的信念,卻全然不覺衝突。比如書中的北韓學生,敵視西方,但爭相學習英文,禁止信仰的國家,還要安排一個假的教會騙觀光客他們有宗教自由、沒意義,辦和不辦沒差別的選舉、明明已經簽了”停戰”協議,卻還不斷歌頌領導人”偉大的勝利”。想到自己小時候也被史地課程洗腦過,明明知道秋海棠是中國共產黨領地,還深信自己擁有這一整騙大陸。透過教育和考試背誦的過程讓學生忘記思考,多麼容易呀。 

北韓這個國家的自欺欺人,從民間到作者們去紀念館接受的導覽,導覽員朗朗上口總總不合理的事蹟,然而懷疑是假的還去宣傳,和從來不知道需要去懷疑是兩回事:如果這個道德體系中對誇飾和欺騙沒有批判,謊言是否也不叫謊言? 

領袖代替了神做為集體的超我,除了忠誠之外,沒有絕對的道德標準,這個國家似乎沒有謊言和真相的區別,畢竟,如果挖掘真相考證過去是一種禁忌,那說謊好像也反而成為一種美德了,跟書中大家慣常的掩飾和誇飾一樣。發現自己的真實想法,是極其危險的。 

這種慣性說謊和編造經歷,讓我想到酒精中毒者的虛談症狀,失憶了所以用假的回憶來回應,自己卻不自知。還有,自傳式記憶缺失的人,每每被問起過去,只能隨口編造帶過。或許對這些北韓學生,失憶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在不被允許擁有自我的國家,似乎擁有自傳式記憶也是一種徒勞,有國家所喜歡的記憶比較實在。 

情緒和認知的失調和脫軌讓人難以想像,當作者們要離開北韓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離去表面一臉木然,但有學生寫了信,告訴作者,其實他們心裡在哭,但不能表現出來,一定會去送機,但忽略了這些學生其實不能去的事實。讓我想起了軍中的名言:外表嚴肅內心輕鬆,原來是這麼回事呀。因為無法自己決定任何事,答應的事隨時都可能被更改,所以他說”我會去”,其實只代表”我想去”。 書中有一段最讓我動容:某位男學生在預期之外,被身為英文老師的作者打了低分後,寫信向老師表達自己的不滿:在溝通後,他表示,這是他一生第一次跟老師起衝突。這樣的事件應該在學生的心裡,某些將要破繭而出的想法,有著很強催化作用。

在整個教書過程中,外籍老師們被兩個教官嚴密監控,不能語出宗教福音和自由世界的信息,否則會被遣返。這樣的氛圍下,自我審查和互相審查很快漫延在外籍老師之間。自己看完這本書,忍不住擔心起了書中這所大學的學生安危,甚至有一點想譴責作者太過自私,沒有為這些學生著想,畢竟這樣的環境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催眠才是安穩之道啊。這樣的恐嚇氛圍,光是透過書就讓我產生自我審查的想法。 

在書中,一位男學生語重心長的對作者說:我們都是一樣的。希望可怕的體制,囚禁不住這些學生心裡的純真人性,也期盼北韓人民有獲得自由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