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作者: 高育仁


這本書是由國內少數標榜專門協談邊緣性人格問題的自費諮商老師所著,除了許多個案自己寫下的心路歷程,也有許多作者的實務經驗談,包括中華文化、台灣社經環境對此疾生成的影響,以及成長各階段如何讓孩子養成安全依附的提醒。

作者對案主為邊緣人格有自己的認定 (DSM-V中一項為輕度,三項為中度,五項為重度),認定較為寬鬆,所謂輕、中度患者的病理是否和典型邊緣性人格的病理雷同,作者沒有多做說明,但應該都可以說,這些個案是有依附的議題在的。

作者書中分享了自己會談的方法,帶領個案了解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挖掘分離創傷記憶的源頭、找到案主的正向動力、學習自我陪伴(運動、培養興趣等)、鼓勵作公益將小愛發揚至大愛、臉書互助團體支持……等等,聽起來是有種行為療法的味道。

看似很容易,但作者是怎麼應付邊緣者易無視界線的特性呢?尤其是書中提到:他是讓案主有自殺想法時即使是半夜都請打來,但未因此出事過。作者提到:適時將案主的心思導引到鼓勵他們進行自我陪伴訓練上,可避免治療者的耗竭。然而實務上,病人不會因此覺得被拋棄嗎?我想這跟治療師本人的心理特質跟功力一定也有相關,就像亞隆的書裡提的一樣,每個治療師都有屬於自己像灑鹽一樣對治療調味的方式,而這正是決定療效的祕訣。

特別的是作者沒有提及他身為一個諮商者受到貶抑和身陷負向投射認同時怎麼處理,可能臉書互助團體也能像團體治療一樣提供個案現實感也說不定。


其中追溯到父母的部份,依附關係在3歲前就已建立,將可以記憶的事件視為痛苦的解答是否真確?或許雖然無法追溯病根的起源,但與案主一起討論小時候發生的事情,和為何會受到這樣子的對待,可以挑戰案主心智化的能力,一起標記並寫出案主的幽微的情緒記憶和生命故事。但什麼是真實呢?建立自己的敘事觀點對邊緣性個案常不是容易的事,我會好奇作者要如何幫助個案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真正的接受並同意自己的觀點和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