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 Hand to Mouth: The Truth About Being Poor in a Wealthy World
  • 作者:Linda Tirado
  • 譯者:林麗雪

是一本有滿滿無奈感的書,也讓我們看到美國比較少出現在媒體的另一面。

提及美國服務業的缺乏保障,他們不像台灣是給固定時薪,而是給蠻低的底薪,讓服務生自己去賺取小費。 但淡季時很難拿到小費,雖然政策要求雇主在小費不足時必須補足金額,但是和台灣的加班費一樣,能不能順利補滿總是要看老闆心情。因為排班的特性,讓進修變得困難,如此總總,讓中下階層在美國很難翻身。

 其中作者提到就醫的困境,在利用福利就醫的過程中, 感覺被醫療體系羞辱及不理解,及不友善的醫療環境,都降低求助的意願。 所謂的不友善,比如說作者在身心科就醫的時候,她覺得只是想要煩惱有人傾聽,有可以吐苦水的對象,但工作時間卻很難配合體制,可能限定有福利的只有幾家診所和幾個特定時段。

大環境不改,身心的狀況很難靠藥物根治, 如作者所言,抽煙、吸毒、黑藥是他們唯一的紓壓方式,因為生活環境太讓人無法喘息,連要作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放鬆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我也反思,當要求個案戒煙、戒毒,以維持身體健康,那戒掉了後,壓力該從哪裡尋找出口?

如果我們沒辦法改善他們的環境和生活,是否只能像作者說的,當一個傾聽陪伴的角色,尊重對方的生活經驗? 有時候干預會不會是我們要否認自己的無奈感,假裝我們做了些什麼,但我們卻什麼都無法做。被無奈感所投射,我們如何涵容這個無助無奈的感受?

 我們能做的確實不多,只能提醒自己,試著當一個願意警醒,心不被體制束縛的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