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傾聽曠野裡的聲音:精神復健玉里模式》



作者: 黃嬡齡

這是一本社會學的論文集,誕生於玉里榮民醫院黃嬡齡博士社工師二十年(到現在應該是近三十年)的在地耕耘,試圖營造一個滿足慢性精神病患長期復健需要的社區生活方式,這本書中充滿了對玉榮病友真切的親情。

玉里榮民醫院無疑的是在精神醫學界去機構化浪潮中非常特別的存在。他一開始的設計就是一個超大型的機構,從成立之初的4060床,到後來的3750床,收容慢性思覺失調症、酒癮性精神病、器質性精神病、智能不足等患者。

自從台灣開始推行社區回歸、區域精神醫療網等去機構化的政策之後,全台慢性病患的安置回歸社政,集中於玉榮。這裡的住民除了第一代榮民、第二代榮眷外,也加入了全台各地病情不樂觀,難以恢復社會功能的患者,被送離自己的家。

落地是否能生根?如何讓這些血緣地緣上來自各地的病友們,融入東部玉里異鄉的社區,是作者念茲在茲的難題。

這不只是身份的差別,更涉及了虛和實的銜接。作者提出了擬象真實的概念:雖然症狀是虛擬的,但感覺是真實的,可以影響病患的認知和行為。症狀不是一直存在,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其他的精神疾患,錯誤的信念,超乎現實幅度的情感波動和認知,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作者嘗試建構用客觀的角度所見世界到病患主觀角度所見的世界之間,可以共存的生活模式,而由專業人員填補病患世界中的裂隙。這之中就包括了,就業需求、社區功能、家庭功能等等。

院方利用結構化,遊戲式的團體活動,重構生活秩序,讓他們知道,生病要求助,因病離開可以回來,但犯錯不能回來,這是給病人的界限和自律。從而進展到工作訓練和在玉里社區中的支持性就業。這裡院方使用了病人思覺失調易為彼此配對的特性,小組式行動,彼此照顧激勵,形成替代性家庭與部族的功能。

與支持性就業相輔助,作者將玉里榮院和玉里鎮構想為一個治療性社區。在醫院內,病人和病人、病人和非病人間可以像家人。透過社區服務,異鄉人的病友可以融入鎮上,成為新一代玉里人。(這跟早期玉里病友參與鎮上的開發歷史有關係。)患者的原生家庭,則透過輔助的支持力將這個社區拓展到全台灣。

而讓人傷感的,雖然所有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回家,但家往往無法負擔他們的想望(讓我想到Fran bow:愛就是生命 你就是自己的歸處),記得七年前到玉里看的記錄片,一位病友在病情終於穩定後,治療團隊開開心心地帶他回到外島的家中,但住了幾天後,精神病症狀再現,他開始覺得家人是魔鬼化身,開始出現失控行為,整個團隊的喜悅只得歸於無奈……

或許這就是很多精神疾病的特性,不能根治,患病者只能與他共存,如何幫助患者接受症狀,帶著症狀繼續與這世界拚鬥下去,可能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