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精神分析說人話》


作者: 蔡榮裕



1.      再論心理真實和歷史事實如何相互影響
               
         心理真實為何,或許個案常自己也不知道,或許個案的話語,也常只是在揣摩自己內心他並不清楚的感受,也或許他的感覺ㄧ直變來變去,還無法形成統ㄧ的自我觀,那我們如何能藉語言了解個案呢?有沒有可能我們只能了解當下我們看到的ㄧ個觀察的現像斷面,或像文中寫的,補捉干擾的亂流?



2.何以個案常是不滿意心理治療?
                
       要滿足才能走下去,還是不滿足才能走下去?人生本來就不會只有甜頭,還是要有苦有甜,多層次的去看見,才值得細細品嚐。但太多苦的出來又會嚇到人,所以心理治療也像上菜?

"我感覺你是吃不飽的,就算在外界你已經獲得很多了。"

3.一顆復活節的蛋使治療復活?
              
        為什麼不斷去追求自己反而感到空虛?是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還不滿足。自我滿足了,自體還不滿足,需要客體先來接納自體,自己才能滿足自體,而假我是內心的黑洞,假裝自己已經被餵養,但是其實只是為了滿足照顧者當一個好媽媽的共謀。



4.你說嘛,世事會多麼難料呢?
                
        跟個案猜心諜對諜的過程,我們是平等的,我不知道你,不像焦點轉移的專家面孔,也不像心智化的什麼都不可知。我抱持著巨大的理論假設,但我還是無法直接了解你,我用我的仿佛去match你的仿佛,這是跟其他學科和治療方式很不同的一點,我們只是更敏銳,更多想像力,和密集的自省。



5.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等重要?
                
        因為每個傾向都精通不容易,所以容易因不了解而產生隔閡,導致壁壘分明和爭議。現代來說,生物學取向是強勢者,社心取向不得不用科學的語言去說明他們自己,但這是否是一種不公平?


6.什麼?生命的某個階段被卡住了?

心理治療的文字遊戲-拉崗的理論

有一個過程,找出這些混亂的部分構成自己的一部份,或許是很小的一部份,但這要如何和一切抗衡呢?

 心理治療的難,會談室裡的難度,我們不能那麼簡單的去概念化別人,除了深度,面要擴展出去。


 7.從小到大,安全感是相同的嗎?

一句話裡相互有關聯的話語被說出來時,人們有多少自覺他們之間的關聯呢?

 你覺得所有人都這樣對你,天啊,你怎麼可能有辦法遇見所有人呢? 

 當外在環境和治療者的關係更有安全感下,個案會呈現早年的缺乏安全感 

雖然都是使用「安全感」這字眼,但是他們是有所不同,甚至有時相同名詞卻有全然不同的定義。

 雖然表面看起來是日常裡常用的語彙,但在深度心理是完全依照平時的定義嗎?

8.何以個案常說,莫名的不安?
                
        早年的經驗帶來的,生活中莫以名之的感受,但不管怎樣找都無法找到原因,太早期的記憶無法回復,但若是用一段自以爲的因果關係來解釋該怎麼辦呢?逆子殺父母的命案,常自認是因為各種偏心或虐待,但已死無對證,人的記憶,也常因心理狀態的改變而被詮釋。那又回到心理事實的問題了。我們到什麼程度才能完全相信個案的話?


9.自己能肯定自己嗎


人如果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不論是被人、被神、或被世界拋棄了,在這種情況下,人所宣稱的那個自己,還能夠自己肯定自己嗎?

        因為案主自己都沒注意到自己的重複模式,所以會因莫名的挫敗而自我否定,無法自我肯定,所以先需要別人這面鏡子。


11.心理治療是經由認知的洞識,再走向情緒的洞識嗎?

        我們有認知,有理想,但實際上不知道怎麼做,情緒無法配合,明明不想生氣卻生氣了,再為情緒找理由。認知的改變是起源於社會文化嗎?個案自己號稱的認知,準嗎?是否太簡化,太表面?表面情緒和深層情緒的不同。



13.框架是什麼意思?人生需要框架嗎?

          框住,是連離開都困難,那才叫框,我們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沒有框框地做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