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


Victims No Longer: The Classic Guide for Men Recovering from Sexual Child Abuse 
 作者:Mike Lew 
譯者:陳郁夫、鄭文郁等


這是一本專門寫給男性性侵倖存者的書。在社會中我們常認為性侵就是女性被男性侵害,男性的倖存者往往比女性倖存者更容易被忽略,且在社會對男性的角色規範中消音。雖然刻板印象告訴我們,男生比較堅強,男性其實沒有理由,比女性更容易從創傷中痊癒。

我們的社會常認為男生不該是受害者,性傾害被視為對男性的去勢。這常讓男生倖存者形成將權力、憤怒和男子氣慨混淆在一起的世界觀:如果要像男人一樣掌有權力,就必須表現生氣,他們的感受被封在寒冰之中,害怕要不是無法控制壓抑以久的憤怒,就可能因為脆弱的表現引來更多虐待。困擾他們的還有性意識的認同變得不明確。有些人會因為受害時起生理反應而出現罪惡感,得透過雜交行為和恐同來否認這樣的感受,或是形成性能力障礙。有些亂倫倖存者發展出親密感受的性化,很多的加害者是幼年受害者重要的依附對象。

書中提到一個循環,加害者常常鎖定被忽略孤立的孩童,當孩童發現被性虐是唯一不感到寂寞的方式時,可能反而下意識地跟加害者關係更緊密,再加上孩童常被威脅不能求助,在這樣扭曲的親密情境中,被愛、孤獨和侵犯被矛盾地連結在一起,這不只傷害了兒童的天生信任感,更長遠地破壞了孩童發展親密關係的能力。

書中有很多名詞選用和敘述方式的用心考量,倖存者常常低估自己受到的傷害,而從療傷的長途中自我排除,本書的敏銳很全面地照顧到各種受害經驗的倖存者:你應受到充份的重視、關懷和支持,無關乎他人的經驗是如何。所以他沒有很狹窄的定意。倖存者的感覺常被否認,受虐常是家族的秘密,沒有機會被言說和標誌,許多倖存者更有必須控制情緒以避免觸動虐待的循環的經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倖存者在法庭或控訴中的敘述常有前後不一的狀況吧!相信自己能夠安全地真誠表達的能力已經被破壞了。作者時時帶著這樣的了解向倖存者傳達「可以被感受的溫柔」。他也認為受害兒童褻瀆孩童者不該被美化為戀童癖或性罪犯,性虐待和性無關,更不可能是愛戀,而是對天真和幼小的仇恨。兒童有被照顧和保護的絕對權力,若侵犯了就是虐待。這本書的態度毫無保留的站在跟倖存者同一邊。有時候要保護某些東西,真的沒辦法保持中立。


書中寫著統計至少要1500小時的哭泣才能走出傷痛。「哭泣並不是悲傷本身,而是從悲傷中痊癒的方法。」作者將復原的過程定義為一場長征,受害者被鄭重正名為倖存者,告訴他們已經從受害的狀態生存下來了,請給自己和自己賴以維生的生存策略肯定,倖存者可以不永遠是倖存者,能在努力過後被更美好的事物取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