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失落的童年:性侵害加害者相關的精神分析觀》


Therapeutic Work with Perpetrators of Sexual Abuse 

 作者:John Woods 

譯者:魏宏晉等



這是一本深奧又沉重的書,書背開宗明義就寫上這本書的核心──世人在他們身上看見的黑暗、暴力與扭曲,其實,就是他們童年所面對的世界。加害者並非天生使然,而是因為失落的童年、曾經是受害者的經驗而創造出來的。

 聽起來讓人不一定能接受?性侵犯往往是所有犯行中最讓人無法原諒的,作者約翰‧伍茲用精神動力取向治療這一群被社會驅逐的人,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犯行後潛藏的動力,希望能為這個社會找出預防的方法。

 這會不會被質疑是在為加害者解套,讓他們忽略自己該負的責任呢?作者的取向仍然強調,要「聚焦於犯行」,以犯罪為焦點,提供一個明確的道德羅盤,保護犯罪者免於再犯的風險。但不止是控制犯行而已,治療者要幫助加害者修通早年的創傷,讓他們面對他們內心的那一個受害者,改變固有的生存模式──曾經受過虐待創傷的加害者往往有渴望變得強大、主宰一切,證明自己不是創傷受害者的需求。他們的世界,和治療關係可能變成一種兩極的擺盪。他們可能透過挑釁與攻擊,引起社會/治療師的反擊,讓自己固著於「欺凌和受害」的模式。人有習於早年關係的特質,改變並非容易的事。治療師要做的是,用一個和以往不同的方式對待案主。

 作者也探討了在社會和家庭系統的暴力問題,在班托明的創傷成型系統中,描述了受虐家庭的模式,家庭內形成一種對抗外界的模式,虐待成為家族最大的秘密,受害孩子的回應被標籤化為活該自找。試圖求救的人會被整個家族排擠,無力保護孩童的母親,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無法被滋養和保護的,從而演變成對幫助他們的人的攻擊、懷疑和不諒解。(既視感很強烈好像看到台灣的社會新聞)

 還有許多關於治療案主,和團體治療的經驗,團體治療可以讓治療關係擺脫兩極化,並提供外在現實。整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很多觀念我現在還無法完全看懂,但是一本會想要一直拿出來重讀的書,尤其是社會上又出現無法理解的犯罪的時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