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被討厭的勇氣》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為核心。自卑感是向上的發條,驅使個人採取行動,因此,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追求卓越的動力。但,這並非競賽的意思,事實上,希望讓自己如何趨向「理想中的自己」遠比贏過別人重要。

        自卑,其實是一種主觀的狀態,前提是必須跟別人比較。如果不是跟「理想中的自己」,而是執著於跟別人的競賽,可能引發所謂的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一種是退縮,掩飾自己的缺點,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籍口使用的狀態。阿德勒認為這些是「表面上的因果律」,將本來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對自說得好像關係有多麼重大似的,並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如:「因為我學歷差,所以無法成功」,這其實透露著自卑的另一面:自傲,傳達出”如果不是因為怎樣怎樣的原因,我其實是可以達到那些成就的。"

        另一方面,如果試著用其他方面來補償,可能變成:「優越情結」,用虛假的權威(或真的去奪取一些權力)粉飾自己,和「別的價值」掛勾,透露著「認為自己的價值需要被別人肯定才是有意義的」。有些人則會「炫耀不幸」,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對方,這是為了感覺到自己在別人心裡的重要性,顯示自己是有力量可以讓別人為自己的成就感到不安和黯淡的。阿德勒指出:「在我們的文化裡,軟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有些人甚至因為這樣,讓自己停留在不幸的處境。在這裡可以看出想別人競爭的心態,不只沒辦法坦然地去追求自己要的東西,也無法將快樂握在自己手上。唯有覺得「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忘掉藉口,勇敢的做,追求「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真正的向卓越邁進。


        我們活在既無法獨自活著,又受到與人連繫的困擾的兩難處境之中。

        “我們生存於與他人的聯繫中,如果我們選擇孤獨,便等於選擇了死亡。

        "我們生存於與他人的聯繫中"這樣的前提,開啟了我們身為人的一切困擾。阿德勒認為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這樣的煩惱,需要用「被討厭的勇氣」來解除。被拒絕或不被認同,都能從容接受的話,就能採取行動追求卓越,克服自己的恐懼。

        「症狀是因爲目的而存在的。」討厭自己,而在孤獨中自我退縮的人,其實是沒有被拒絕的勇氣,所以自己先討厭自己,就不用怕受傷了。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臉紅恐懼症的女學生,認為這樣的症狀讓自己無法跟暗戀的男生告白,其實是因為極度害怕被拒絕,所以需要「臉紅」的症狀,拋棄了自我「如果我的臉紅恐懼症治好的話,我其實也可以⋯⋯」的可能性之中。


       "情緒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的手段,容易生氣的人並不是因為性子急,而是他不知道除了憤怒之外,還有其他有用的溝通工具。"

        也就是說,情緒是為了"溝通"。但仔細想,如果對方是上司,再怎麼愛生氣的人都會改為比較婉轉的溝通方法吧。所以,生氣是為了讓對方感覺到壓力而屈服,這就形成了權力結構。對錯之爭也是,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踏入了權力鬥爭,就算壓制了對方,也只會造成對方的報復之心,對於探究事實和溝通都是沒有幫助的。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要保持冷靜,不要以情緒回應,而要用語言取代憤怒。

        逃避人生任務是人生最大的謊言:包括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和愛的任務。以愛的任務為例說明:如果對方不照者自己所希望的行動,我們還能不能愛他?其實要不要「愛這個人」純粹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跟對方怎麼做完全無關。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後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這樣想就很明瞭了。一旦不坦承面對自己的課題,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就無法讓自己和對方達成「課題的分離」,演變成造成雙方都痛苦的「情緒勒索」的問題。


        "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寧靜禱文


        課題的分離,就是分辨「可以改變」和「不能改變的」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因為無法改變他人,也無法干涉別人的想法,信不信任他人,也不是一個問題了。我們需要完成自己的課題「無條件信任他人」。(但我覺得好好辨認對方值不值得信賴也很重要)

        阿德勒批判賞罰教育,認為教養不應該干涉別人(孩子)的課題:只有自己能夠改變自己。“我們所有能做的,是先讓她接受「現在的自己」,不論結果如何,都讓她擁有前進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之中,稱這種引導式為「鼓勵」。「鼓勵」並不是「讚美」的意思,「讚美」或「批評」其實暗示著其中一方的能力更強,有資格評價別人。人會因爲被「讚美」而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跟別人形成平等的關係。「鼓勵」,就是不評價他人,單純感謝別人的貢獻。

        所謂的幸福,就是對更大的共同體有「貢獻感」。阿德勒認為,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意指個體感知到自己是社群的一部份,進而想要對社會事務有所關心。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過度在意別人的觀感也是自我中心,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所貢獻就可以了。若想著要跟別人比較、或是自己的貢獻能不能得到認同,單純的自由和快樂感都會減損。甘於平凡也是需要「勇氣」。

        “如果獲得貢獻感的手段是「獲得他人認同」的話,你的人生就必須依照別人的期望走下去。透過認同需求所獲得的貢獻感是不自由的。我們真正要追求的,是自由而幸福的人生。”

        “你的貢獻有沒有用處,並不是由你判斷的,這是別人的課題,並非你可以介入的。只要擁有一種「我對某人有用處」的主觀感覺,也就是「貢獻感」就可以了。”

        “一旦在想變得「特別好」的過程中遇上了挫折,就會跳入極端的「特別差」。拒絕接受平凡的你,恐怕是把「平凡」和「無能」劃上等號吧?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

        阿德勒的學說,正面、未來導向,有很強的現實感,而且重視自我負責,不允許找藉口。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會大為風行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對入世而且適合社會人自我調適的哲學。但如果沒有重視阿德勒強調的「橫向平等關係」、「感謝而非賞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等觀念,而將焦點放在「不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症狀是為了目的而存在」和「不要找藉口」的話,可能會導致人們對患病者的誤解,或是對社會結構因素的簡化。「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無條件信任公司(國家)就好了」聽起來還蠻想慣老闆愛用的藉口,不是嗎?畢竟,只靠自己的心志力量所能改變的終是有限,縱使救得了自己,或許救不了這個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佛洛依德思想派典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原文作者:Anthony Bateman,Jeremy Holmes  譯者:樊雪梅,林玉華 精神分析派典的異同 ...